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教新闻 > 正文

艺术教育学院2025春季学期 创意实践“小课堂”系列本科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6-16 】

为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工作理念,对标《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打造艺术教育创意实践“小课堂”系列教学成果展示,音乐学(师范)、美术学(师范)专业共进行了四门专业课程创意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示。

《课本音乐剧编创与实践》专业核心课

 2022级音乐学(师范)专业,指导教师张舒

《课本音乐剧创编与实践》是音乐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立足中小学音乐、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领悟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在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同时,深化对音乐学科美育价值的理解,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图片

课本音乐剧《吉行漫记》和《青春与黑土的狂想曲》均为原创作品。创作灵感源自语文、音乐、地理等学科教材中的《三黑和土地》一课,以吉林地域文化为主题,有机融合了当地历史、民俗和现代发展等多元元素,通过歌舞与剧情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吉林的人文魅力和时代变迁。作品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备艺术观赏性,充分展现了吉林独特的"黑土魅力"和"民族风情"。

《钢琴》专业核心课

音乐学(师范)专业,指导教师于兆林

本学期展示的创意实践“小课堂”系列教学成果——“于兆林钢琴教学实践音乐会”。

图片

本场教学实践音乐会以钢琴重奏为核心,不仅是对阶段性教学成果的生动汇报,更是一场深化核心素养的艺术实践。学生们在声部对话与协作中,锤炼精准的声部平衡听觉何即兴和声逻辑的敏锐反应力。作品既有原曲的优美旋律与严谨结构,又充满了电影音乐的温暖童趣,以丰富的和声与灵动的节奏,展现出奇幻而温馨的音乐风格。

本场教学实践音乐会不仅是一次精彩的创意实践教学汇报,更是提升音乐实践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的宝贵旅程。同学们未来的即兴演奏潜能、创编思维与艺术创新能力都将得到持续深化。

图片

《中国画基础》专业核心课

2022级美术学(师范)专业,

指导教师刘大业、王丹

本次展览展出了中国画工作室2022级本科学生本学期的课程作业。同学们通过临摹经典作品来理解中国画的材料语言,通过写生来捕捉自然之美,通过小品创作来表达思考和感悟。

展览以“脉搏”为题。脉,引申为中国画得于心源的文化脉络;搏,代表从艺者应有的进取精神。中国画工作室始终坚持以传统为根基,以表达为动力,鼓励学生们在研习经典、打好造型基础的同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工作室重视对学习风气和态度的维护,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展览呈现了同学们现阶段的认知与探索,也是互相学习与交流的桥梁。

    图片图片

  图片

《水彩画实践》专业技能课

2024级美术学(师范)专业,指导教师袁媛

“水彩画实践课程作业汇报展”是2024级美术学(师范)专业共42名本科生本学期创作的65件水彩画作品。以“静物写生与地域文化传承”为主线,引导学生以画笔探赜吉林大地的历史温度与精神厚度。同学们以透明水彩为媒介,对承载地域记忆的旧物进行艺术重构。

展出的静物作品中,旧物斑驳的靰勒鞋凝聚着关东先民“伐木营生、踏雪而行”的生存智慧,锈迹浸染的猎枪诉说着抗联战士“林海雪原、赤胆忠魂”的家国情怀。这些浸润吉林冰雪文化与红色基因的物象,既是水彩技法的实践载体,更是德育渗透的生动教材。同学们在干湿皴染中体悟物象的质感和历史重量,通过构图设计与色彩情绪表达,将专业技能训练与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合,实现了“画理”与“育人”的双重探索。

图片

本次课程作业汇报展既是水彩画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展示,亦是一次以艺术致敬历史的课堂思政实践。不仅能欣赏到水彩语言的灵动之美,更能从旧物新绘中感受到新时代青年对地域文脉的传承意识与社会担当。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匠心耕耘,终见繁花:艺术教育创意实践“小课堂”系列教学成果展示,是本科教学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创意实践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期待创意实践 “小课堂” 系列教学成果展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站,更成为创意基因的孵化器,愿每一次教学创新都化作阶梯,为更多学生搭建通往教育梦想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