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学校 基本情况 |
0.1学校办学 层次 |
具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师范专业获批的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或博士学位授予权。 |
0.2教师教育 规模 |
师范专业与师范生数量,师范类专业获得省级及以上特色高水平、一流、品牌等荣誉情况。 |
0.3年度实施 情况 |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师范类专业认 证工作按计划完成,现场考查工作顺畅,专家评价较高。已认证专业整改落实情况。 |
0.42024年认 证安排 |
2024年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筹备和推进进展良好,高度重 视,统筹安排,推进有力,各项材料准备充分、质量较高;认证专业安排合理,工作计划科学、可行。 |
0.5认证规划 |
2019年-2025年认证规划科学合理,体现专业建设梯度。 |
1.培养目标 |
1.1目标定位 |
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
1.2目标内涵 |
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
1.3目标评价 |
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
2.毕业要求 |
2.0毕业要求 |
专业应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 求。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 |
2.1师德规范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
2.2教育情怀 |
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 人。 |
2.3学科素养 |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 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2.4教学能力 |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