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实训 > 正文

艺术教育学院举办“携手名师 以美育人”系列讲座——《家国情怀中的音乐美学》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5-19 】

为深入推进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中青年教师和学生音乐创作、编导、推广策划能力,艺术教育学院特邀中国时尚盛典领军人物、著名策划人、制作人、音乐人、独立导演、文化学者、作曲家,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员、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客座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山奇先生,分别于2025年4月15日、16日在学院进行《关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思考》座谈及《家国情怀中的音乐美学》专题学术讲座。

在《关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思考》专题讲座中,山奇先生结合自身丰富的策划与创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对音乐创作的理解。他提出,词曲创作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努力成为大文化学者和通才。在音乐编配方面,他主张突破乐器的局限和表现形式的束缚,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他认为,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具备这样的特质:无论采用何种乐器演奏或以何种音乐形式呈现,都能声声入耳,直抵人心。山奇先生的分享为与会教师开拓了新的音乐创作视野,尤其在关于中西器乐融合的室内乐创作方面带来了新的启发,并为青年教师们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家国情怀中的音乐美学》讲座中,山奇先生采用“讲座+音乐品鉴”的形式,为艺术教育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洗涤心灵、开拓艺术视野的听觉盛宴。他认为,最好的音乐美学沉淀在文化历史间,浸润在家国情怀中。山奇先生尝试通过民谣与中西乐器的对话,将为了维护祖国尊严、领土完整、岁月静好而付出青春和生命的战士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以生命美学为终极浪漫,将自然、流动的中国线性音韵与现代和声叙事的融合之美。正如很多学生评价的那样:山奇老师的音乐“意境宏大,有种旖旎的灵魂感”“让我们体会到音乐能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心灵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现场互动环节,艺术教育学院师生与山奇先生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创新转化路径;新艺术课程标准视域下中小学美育如何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以革命文化铸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的文化传承体系展开热烈交流,最终凝练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核心共识:作为中华文明赓续千年的精神密码,“家国情怀”通过意象符号系统与情感叙事机制,构建起个体生命与民族命运的价值共振场域。在艺术教育中,可以在精神维度上充分挖掘“家国情怀”主题艺术作品中的原型意象,在教学维度上创新沉浸式体验场景,在传播维度上构建跨媒介叙事体系,以实现艺术教育从“情感共鸣”到“价值内化”的育人进阶。